首页 > 新闻 > 社会 >

电诈猖狂,手机卡遭殃!多宗案例揭示“内鬼”隐秘操控路径!

发布时间:2025-01-16 00:23:14来源:
近日,一则发布于2023年海关总署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的信息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再次点燃了公众对于电信诈骗问题的热议之火。信息内容如下:“近日,昆明海关所属打洛海关的关员们在日常工作中,对一票申报为‘矿泉水’的出口货物进行了严格的查验。这一看似普通的查验行动,却在载货车辆的驾驶室内有了惊人的发现——46盒未向海关申报的手机SIM卡,总数竟达到了1.15万张。”这一数字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公众纷纷猜测,这些SIM卡极有可能的最终目的地是流向境外的电信诈骗集团。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真相,不少网友开始自发地梳理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发布的众多相关案例。这一梳理过程,逐渐揭开了手机卡贩卖泛滥背后那条惊人暴利链条的神秘面纱。在这条利益链中,不仅有普通的犯罪分子参与,更令人震惊的是,电信运营商的内部人员也牵涉其中。他们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大肆办理和贩卖实名手机卡,为电信诈骗犯罪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武器”。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只需输入“电信诈骗”等关键词,就能检索出上百条涉及手机卡被盗用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件。这些案件背后,无一不透露着手机卡非法流通的严峻形势。其中,电信公司内部人员的参与更是成为了手机卡非法流通的重要推手之一。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轻易地获取并滥用公民个人信息,为诈骗分子大开方便之门。

 

以杜赵两人为例,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在提供服务过程中,竟在当事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为其开办了726张电话卡。这些电话卡随后被全部交给了他人,插入“猫池”设备进行远程操控,并以此出售获利。据悉,赵杜两人通过这一手段共获利4.56万元,数额之大,令人咋舌。

 

“猫池”设备,这一听起来颇为陌生的名词,实则是一种多卡多待设备。它能够同时插入多张手机卡,实现批量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接收验证码等功能。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这一设备,远程控制这些手机卡,实施电信诈骗、发送垃圾短信等违法行为。他们的手法之狡猾、手段之恶劣,令人发指。

 

电信诈骗的渠道多种多样,而手机卡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诈骗分子通常利用国内手机作为跳板,结合国外的远程控制技术,搭建起类似“猫池”的电话系统。这一系统能够模拟真实电话通话环境,使受害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上当受骗。

 

面对如此严峻的电信诈骗形势,如何有效遏制信息泄露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业内人士指出,这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挑战,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为信息泄露埋下隐患。因此,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众防范意识等措施势在必行。

 

在应对电信诈骗方面,专家闫怀志提出了从技术治理的角度出发构建有效防范体系的观点。他认为,这一体系需要遵循依法认定、过惩相当、动态管理的原则。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电信诈骗的防范效率,降低诈骗案件的发生率,从而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